我們來說所謂的救度是什么意思。也就是我們要知道,今天亡靈他要去的地方,是不好的你才需要救度他;如果今天亡靈要去的地方,要生的地方是善處,那你就不需要救度他。所以這個問題問出來,我們可以知道說,那需要被超度的亡靈,他必定是要生到不好的地方去,不好的地方去就是屬于三惡道,就是**道、地獄道、鬼道。那如果說好的地方是哪里?是人、天。也就是說,其實能夠生為人或是天,它是屬于善報,所以我們說是人天善報。所以,假如今天亡靈他有可能會生到三惡道,那么亡靈的父母眷屬因為生起了這種慈悲心,為了親人,想要度他救度他,就要想“我怎么樣能夠幫他離開這個不好的果報”,所以幫助這個亡靈離開不好的果報,就叫作超度,叫救度他。
那我們有人會說,那真的是這樣嗎?我們就舉這個《地藏菩薩本愿經(jīng)》的經(jīng)文,來當作解說的根本。那《地藏菩薩本愿經(jīng)》里面的經(jīng)文我們先引一段,是這么說的:
“世尊!習惡眾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,是諸眾生有如此習,臨命終時,父母眷屬宜為設福以資前路。”(《地藏菩薩本愿經(jīng)》卷二)
那么這一段我們先解說一下,就是說這個是地藏菩薩在跟世尊的對話,談到說“習惡眾生從纖毫間便至無量”,也就是說習慣造惡的眾生,他的這個惡業(yè)是一點一點地累積,可以到達無量的,有這樣的習慣造惡的眾生;“臨命終時”就是要舍報的時候,“父母眷屬宜為設福以資前路”。這個經(jīng)文里面已經(jīng)講得很清楚了,表示造作惡業(yè)他是損福的,他沒有造任何的善業(yè),所以沒有修集任何的福德;那如果沒有修集任何福德,而且又是損福,那他的果報就不可能往人天。也就是,在三界六道里面我們要知道,善報指的是人、天果報,惡報指的是三惡道,就是**、地獄、餓鬼道。因為他在世的時候,他是習慣于造作惡業(yè),造作惡業(yè)就是去損害他人、侵損他人,那這個部分都屬于損福;所以,父母眷屬在他臨命終時,也就是他這一個點在還沒有舍報的時候,要為這位即將舍報的這位造作惡業(yè)的眾生,來“設福以資前路”;也就是為他多能夠造作一些福業(yè),“以資前路”的意思就是說來資助他,怎么樣資助他讓他走到善道去,而不會墮到惡道去。因為我們知道說,在三界六道里面的福,所謂的福本身就是說,你能夠去增加更多的這些,增加更多的好的事情,而不是去造作不好的事情,去損害他人。那福本身,就像布施,孝養(yǎng)父母,這都是福;可是反過來,如果說對父母不孝,然后又去侵損他人的財物,侵損他人的生命,傷害他們的生命,那么這都是損福的。所以,在這種情況之下,應該要設福來資助他。
那怎么設福呢?這經(jīng)文下面還有繼續(xù)講,我們來看經(jīng)文怎么說:

【或懸幡蓋及然油燈,或轉讀尊經(jīng),或供養(yǎng)佛像及諸圣像。乃至念佛菩薩及辟支佛名字,一名一號歷臨終人耳根,或聞在本識。是諸眾生所造惡業(yè),計其感果必墮惡趣,緣是眷屬為臨終人修此圣因,如是眾罪悉皆銷滅。】(《地藏菩薩本愿經(jīng)》卷二)
那么在這一段經(jīng)文里面呢,我們看到要修哪些福。在臨命終時,這個造惡眾生的眷屬父母,要為他造哪些福呢?懸幡蓋、然油燈供佛,或者在當時讀佛經(jīng),也就是說在當時讀佛的經(jīng)典,或供養(yǎng)佛像——供養(yǎng)佛的圣像,念佛菩薩及辟支佛名字。那么這里有一個很重要關鍵點,說念佛等這樣子,能夠入于臨命終人的耳根,能夠為他消除惡業(yè),也就是說,要為這位造惡業(yè)的眾生設福之前,要先為他消滅罪業(yè)。消滅罪業(yè)的原理,我們要跟大家說明說,為什么念佛可以消滅罪業(yè):因為佛的大圓鏡智,大悲心恒緣一切有情,祂永遠就是會攝受一切有情,那么祂所成就的這個佛號,都是表示佛成就的種種功德;所以當我們在這個臨命終者的耳根旁邊念佛的時候,不管你是念釋迦牟尼佛,或者是阿彌陀佛等等,佛菩薩的名號的時候,就是在稱念佛菩薩所成就的功德,因為這樣子,那就會受到佛的攝受。可是這有個前提是說,這臨命終者能夠歡喜而聽聞,進入耳根能歡喜聽聞,“或聞在本識”的意思是說,聽聞進入耳根以后,能熏習進去他的第八識——他的如來藏;那這個臨命終人的五根毀壞,五蘊會毀壞,只有他的如來藏不會毀壞,所以能在那個時候,讓他熏習進去如來藏里面,那么他就會成為一個善種,當他被佛攝受以后,能夠消除他的罪業(yè)。
那為什么說念佛會成為他的圣因呢?因為當他的第八識能夠把佛圣號能夠熏習進去,能夠受熏的時候,那么這位臨命終者在未來世,他有善根再繼續(xù)聽聞到佛菩薩圣號的時候,會相應;因為在此時這個眷屬為他念佛,他也歡喜聽聞,而能夠熏習在本識里面,本識就是指他的如來藏;那這個時候跟佛號,他曾經(jīng)熏習這種子相應以后他會歡喜,歡喜聽聞這個佛的圣號,乃至因為這樣子能夠學習佛法,最后能夠實證佛菩提,所以才說念佛它是圣因。所以,這里告訴我們說,你就是懸幡蓋、然油燈供佛,或者是讀經(jīng)典,或者是供養(yǎng)佛像,或是諸菩薩圣像,或是念佛,在臨命終前這樣子情況之下,讓這位造作惡業(yè)、臨命終感覺到非常痛苦的造惡者,他能夠感到歡喜,聽聞到佛的圣號感到歡喜,而能夠感到清涼而熏習進去;所以這樣子就表示說,眷屬為這位臨命終人能夠修圣因,然后他的罪能夠消滅,也就是要先滅罪后追福。可是這個情況之下,除了說他是造五逆十惡以外的罪業(yè),因為如果是造作五逆十惡的話,就可能沒有這么容易;那如果說他除了五逆十惡以外,他因為心性比較兇惡,而造了一些惡業(yè),能夠因為這樣子而消滅。
那接下來再說怎么追福的事情,經(jīng)文繼續(xù)這么講說:
【若能更為身死之后,七七日內(nèi)廣造眾善,能使是諸眾生永離惡趣,得生人天受勝妙樂,現(xiàn)在眷屬利益無量。是故我今對佛世尊,及天龍八部、人、非人等,勸于閻浮提眾生,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,祭拜鬼神求諸魍魎。】(《地藏菩薩本愿經(jīng)》卷二)
這一段經(jīng)文告訴我們說,如果說這一位造惡的眾生舍報以后呢,那么他的親屬,應該在他七七日內(nèi),再為他廣造眾善,再追福。那造哪些善業(yè)呢?譬如說能夠助印經(jīng)典,能夠護持正法,供養(yǎng)三寶。那這些善業(yè)來回向給臨終者,使他能夠因為這樣子能得生人天;因為這樣的福呢,告訴我們說“現(xiàn)在眷屬利益無量”,那這位臨命終者,卻也是可以因為這樣子而能夠永離惡道,可以生到人天善處。因為從實際上的因果來講的話,親人眷屬所作的這些助印經(jīng)典、供養(yǎng)三寶、護持正法,因為是他自己作的,雖然他是為了已經(jīng)舍報的已經(jīng)往生的這位眷屬來作,可是因為是自己親手作,雖然是回向給這位已經(jīng)舍報的這個造惡眾生,自己作的事情他可以得六分;也就是說這樣的福里面有七分,眷屬因為自己作可以得六分;可是回向給已經(jīng)往生的眾生,他雖然只得一分,可是卻可憑因為這一分,而永離惡道,得生人天受勝妙樂,這樣子是非常殊勝的。
所以,地藏菩薩就說,現(xiàn)在對著佛世尊,以及天龍八部、人、非人,來勸我們閻浮提的眾生,就是“臨終之日,慎勿殺害及造惡緣”;也就是說這個部分,殺害眾生跟眾生結惡緣,這個不是善,這是損福的事情;那既然是要為臨命終者追福,就不應該去殺害眾生,跟那個眾生結惡緣。而且不要“祭拜鬼神求諸魍魎”,因為我們剛剛也為大家說到,人天是屬于善報,因為有福,可是損福的事作多了以后,或者是說雖然有福,可是因為煩惱太重,他還是會生到鬼神道;那鬼神是有待他人為他超度的,因為鬼神是屬于三惡道,三惡道他什么時候能夠被有緣的善知識,來把他超度離開呢,他還是有待被超度的,所以他本身是沒有能力去超度他,超度人以成為人的,他本身還需要被人超度;所以祭拜鬼神,或者求諸山精鬼怪,他是沒有能力來救度這些造作惡業(yè)的眾生的。
我們對這里也要了解,是說你今天所求的是佛菩薩,因為佛菩薩本身功德圓滿,功德圓滿以后福德無量,這個念佛本身的功德產(chǎn)生的福,才能夠讓這位造惡的眾生遠離惡道。這個道理我們要知道以后,你才知道說為什么要念佛,為什么不要祭拜鬼神。祭拜鬼神會變成怎么樣呢,這邊有繼續(xù)講,說為什么不要這么作呢:
【何以故?爾所殺害乃至祭拜,無纖毫之力利益亡人,但結罪緣轉增深重。假使來世或現(xiàn)在生,得獲圣分生人天中,緣是臨終被諸眷屬造是惡因,亦令是命終人,殃累對辯晚生善處。何況臨命終人,在生未曾有少善根,各據(jù)本業(yè)自受惡趣,何忍眷屬更為增業(yè)?】(《地藏菩薩本愿經(jīng)》卷二)
這段經(jīng)文說得非常的明白,也就是說,假如在眷屬要舍報的時候或舍報后,我們殺生乃至說祭拜鬼神,那根本沒有一點點的力量來利益這些已經(jīng)往生的眷屬。因為剛剛的道理已經(jīng)告訴大家了,要利益已經(jīng)往生的眷屬,要讓他能夠滅罪,讓他能夠追福,幫助他能夠生到善處,那如果說殺生,而且跟眾生結了惡緣,乃至說祭拜鬼神,不能得到鬼神的滿意,又跟鬼神結惡緣,那這樣子不是等于是讓這位往生者的罪緣更加深重嗎?這里經(jīng)文講到說,假使來世或者說現(xiàn)在生,這位舍報的往生者,他本來是可以“獲圣分生人天中”的意思就是說,本來他是已經(jīng)修學佛法,斷了我見,或者是說在佛法中廣植善根,已經(jīng)有能力生到人天中;可是眷屬卻在他臨終時造作惡因,也就是說在他臨終時殺生,求鬼神,造作這些惡因,會讓這位本來有能力生于人天中的這位有情受牽連,反而受牽連,受殃累,而要晚生善處。更何況說假如這位往生者他是習慣于造惡業(yè)的,他在生前未曾有一點善根,未曾造任何福業(yè),他自己的本業(yè)造惡無量,應該要生到惡趣,這位眷屬怎么還忍心來為他增加這些惡因惡緣呢?
所以,從這一段《地藏菩薩本愿經(jīng)》里面這一段經(jīng)文里面,我們就可以知道說,為什么要為造惡的眾生來追福,來植福,為他設福以資前路;那應該作的事情是哪一些,然后怎么樣才能滅罪,怎么樣才能夠說真正為他造作福業(yè),而能夠資助他。
我們前面剛剛的經(jīng)文講到七七日,七七日呢主要是舍報者,就是往生者他在離開了他這個毀壞的色身以后,會有中陰身,那這個中陰總共的壽量有七個七。這個前提就是指說,這位亡靈他的這個中陰,他的未來可能是生到人間。所以這個七個七來看待,這個七個七的期間呢,要怎么樣為他設福呢?應該說在這七個七的期間,應該要設齋供佛,也就說我們在生的眷屬,要為這位往生者設齋供佛,之后再施食給這位亡靈,親人眷屬也一起跟著吃齋。
阿彌陀佛!隨喜贊嘆
阿彌陀佛!隨喜贊嘆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