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百年來,不論任何民族或文化中,婚姻及愛情都是永恒的話題。
在道教信仰和華夏民間傳說里,月老仙師便是這場話題的發起人和主持人,在他的精心編排下,諸多讓人感慨萬千的愛情傳說流傳至今,其中有破除種種困難勇結仙凡良緣的牛郎織女,有明皇重色思傾國的凄美長恨歌,更有民間神話故事里豬八戒對嫦娥小姐姐的深深眷戀。
對美好姻緣的渴求和憧憬,是每個人生來向往的,可謂人之常情,在道教信仰中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,世間種種皆為陰陽轉化的源動力而生成,而五行則為陰陽轉化過程中的不同狀態,彼此相互依托而生,金生水,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并輪轉不息,促成萬事萬物循環往復,將五行這一概念引申到姻緣中,便可因勢利導得出姻緣的五行。和合術始于道教的和合二仙,和合二仙是中國民間的神明之一,主感情圓滿,婚姻和合,故亦作和合二圣。相傳唐人有萬回者,因為兄長遠赴戰場,父母掛念而哭泣,逐往戰場探親。萬里之遙,朝發夕返,故名“萬回”,民間俗稱“萬回哥哥”。以其象征家人之和合,自宋代開始祭祀作“和合”神,和合二仙被道教奉祀為正統神明之一。

道教相傳,唐代時,火師汪真君在衡山向南岳夫人魏華存請教和合之法,魏夫人遂以和合二仙做喻,告授真君以要道秘訣,所謂和合術就是奉請以和合二仙做主法神的道教法事科儀,創于魏夫人,主要流傳于道教的上清、清微等派。當前玄學界和民間聲稱能做和合術者都眾多,其中不乏江湖術士巫蠱祝降之流,這一類外道偏門或有一時作用,但反噬后果遠大于收獲,合而不久,而正統道教中能行使正統和合科儀者已寥寥無幾,幾近失傳,碩果僅存。
另補解:先設壇作法,在法壇上施展教內法術,調動親養五方神兵及神邸,將男女雙方的三魂七魄攝拿于壇前,再動用合和大法,遣神調將,對雙方進行強制性搓合,催緣,并續姻緣。此和合符法注入天、地、人、神信息,調動靈界力量。如催動天喜紅鸞星神、和合二仙、月下老人、月合老人,九天玄女等神從而增進宿命論中的姻緣。或和合或延續,或增緣或借緣,或化解阻星、小人、競爭者、第三者,令戀人或夫妻兩情相悅,恩愛如蜜,百年好合。法緣牽線,道法為媒,此亦是改變現有宿命論的方法,是積極的人生觀,感情觀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