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很多家庭里面,有很多信仰佛教,家里面都供奉著佛像、菩薩像、財神等供像,以祈求家人平安,財源廣進,萬事吉祥。
可是,也有很多人在將神像神靈請回家之后,便三天打魚兩天曬網(wǎng),不管不顧,家中供奉的佛像都落滿了一層灰,每逢節(jié)氣也不會上香祈愿,這對供像是大大的不敬。
你對菩薩供像不管不顧,菩薩便會對你置若罔聞,你對菩薩供像不敬,祈愿便會離你遠去。那么家中供奉觀世音菩薩時,要注意哪些方面呢?
一、不易混雜供奉

有些家庭在供奉觀世音菩薩的同時,又供奉著玉皇大帝、佛祖、財神,甚至還有毛爺爺、周總理的,而且將這三四種神像供奉在一張供桌上,每次逢年過節(jié)拜奉,一股腦全上,直接一次性拜完拉倒。
孰不知這已經(jīng)冒犯了神靈,這樣的做法不可取。
一般來說,一個家庭供奉一位觀世音菩薩足矣,大慈大悲,救苦救難,心誠則靈,有求必應,無需再混雜著其他神靈的佛像。
不過,有的家庭會供養(yǎng)兩尊神像,比如一位觀世音菩薩像,一位財神爺像,既想要保家人平安健康,消災度難,又想要家人財源廣進,財運亨通。
如果是這種情況,就要講究佛像的擺放位置了,要根據(jù)家中房屋的風水位置以及家人八字五行屬性等結合測算之后,才能擺放。
二、不可黑暗無光
觀世音菩薩尊像前要點燈亮燈,不能長時間無燈可亮。燈,要有光,慧眼也。有燈便如有眼,有眼便有光,有光便有希望。
有的家庭一年四季都沒有在菩薩尊像前點過燈,整日昏暗無光,那么觀世音菩薩是無法和供奉者進行心靈交流的,是無法聽到你內心的祈求夙愿的。
所以我們在祈求拜奉時,不要忘記點燈或者點蠟燭。
可能有的家庭沒有條件一直將燈亮著,或者一直點著蠟燭。其實,很多寺廟也不會這樣做,只是在日常拜奉,法事行愿等場合才會點燈上香。這樣做一來不會浪費資源,二來又能完成儀式。所以,不可黑暗無光,說得便是心靈不可沉淪,供奉不可無光。
因此,我們只要盡力而為,在拜奉祈愿時,點亮心燈,觀世音菩薩是會知道你的所作所為,所思所想的。
三、禁忌酒肉等供奉之物
佛教有十供養(yǎng)之說,即指對佛陀的“香、花、燈、涂、果、茶、食、寶、珠、衣”十物供養(yǎng)。
一般,我們在自己家中面對神靈佛像,為他們供奉的是“香、花、燈、涂、果、食”六種供物。切記,不得供奉酒肉之類,宜清凈自然之物,忌污穢渾濁之物。
如果家中實在沒有條件,只要心誠,信念堅定,哪怕只供奉一杯清水也是可以的。
四、勿忘上香祈愿
逢年過節(jié)、初一、十五等日子,我們都會在菩薩神像面前燒香祈愿,點亮心燈,擺放一些水果素食,或者鮮花禮品。
而在上香時,一般三支為宜,而且,一般有些家庭只是上香祈愿,其實,這三支香還是有講究的。
給菩薩上香要敬重敬仰,把香點燃后應插在香爐中間,第一支香插在中間,心中默念:供養(yǎng)佛,覺而不迷;第二支香插在右邊,心中默念:供養(yǎng)法,正而不邪;第三支香插在左邊,心中默念:供養(yǎng)僧,凈而不染。
上完香后,應對神像,肅立合掌,恭敬禮佛。簡單說,三支香代表佛法僧三寶,又代表戒定慧三學。
綜上所述,神像不是一時興起,隨意供奉的。而且,也不是一次性請回家就萬事大吉了,高高掛起事不關己,只能作罷。心誠,則靈,心不誠,請也白請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