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我的了解,二者的區(qū)別主要在于:出現(xiàn)時間不同、研究者追尋的旨趣不同,然后是兩者的流長迥異。聯(lián)系則在于,象中國所有可以持續(xù)流傳下來的文化一樣,道家有吸收融合陰陽家的某些看問題的方法和手段,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以矛盾的觀點來解釋世界。陰陽家,顧名思義,其眾人將世界的解釋歸結(jié)為陰陽二字,其他諸多事物皆是陰陽的變化,相對獨立而又統(tǒng)一的陰、陽二相成為世界的根本,和解釋世界的歸結(jié)點。而道家,則是以統(tǒng)一和飄渺的道作為世界的根本和起點,并用“道生一、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萬物”的說法包容了陰陽家理論的合理性,并做出前和后的突破,使得道家的理論遠遠高明于陰陽家。事實上,一種理論如果成為系統(tǒng),然后再被世人接受,需要的不是清晰,而是無解,和虛幻,道家從此可以從理論上站住腳,并流傳下來,甚至是后來傳入我國的佛教也受到了本土道家思想的影響,然后是二者互相吸取理論精華,并各自發(fā)展。具體的理論論述則需要資料,而且是相當多的資料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