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是坦白。也就是說,罪是從心開始,悔改是心。心若敗壞,罪也必滅亡。所有的罪業都是從你自己的心開始的。第一、你要真正認清自己錯了,而不是怕我來求饒之前受到報應。這兩種心態是根本不同的。大德顯露,很多不公其實恨你一無所知,總覺得自己有理,好像被人批評冤枉了一樣。只要你真正承認自己的錯誤并知道自己確實錯了,你的許多不公就會消失。
二是持戒。持戒其實不是造新的惡業,而是止惡。這是為了保護自己,而不是限制您的自由。比如吃肉,咬一口,就會有相應的結果。因果決定是真的。
三是行善積德,把功德還給你傷害過的眾生。例如,放生,如印經,如念經、咒語,回向自己的犯人。這也可以看作是對陰債的一種償還。
不是佛系。壽生經也是偽經。

但是這個詞的意思,你可以理解為一種拯救你的冤屈和債權人的方式。你可以恭恭敬敬地念阿彌陀佛名號,以善行救度他們。
問:“怎么還債?有的僧人靠這個做佛事,說可以轉業,對嗎?我一再勸尼姑一個人做業。你不能靠這個,念佛的人念的是《福壽經》。上師說:欠債要念多少遍《金剛經》。這是混的,可她很難接受,我該怎么辦?”
景空大師回答:別管了。你會怎樣做?我們建議其他人。如果他們不接受,請停止思考該怎么做。你想得越多,就越難。說服她,如果她不能接受,我們已經盡了朋友的義務,接受與否是她的事。
這債,大概是對鬼的債,對過去的人的債,我想應該是這樣的。轉業是不可能的。我們在佛經中看到釋迦牟尼佛不能轉業,沒有一個佛可以轉業。人怎樣才能轉化業力?這是不可能的。但債總是要還的。還債是好事,但不要再欠債了。你必須明白這個道理。
學佛的同學都知道,雖然我們今生不虧欠一切眾生,但生生世世接觸佛法的機會很少,不接觸佛法的機會很多。沒有理由不做業!禍患無數,眾生與我們有仇,債,紛爭,不知多少,所以菩提道上有許多難處,障因無處不在。我們要知道這個因是從哪里來的,就是無量奪取前世所造的不善業。我們應該做什么?在佛教里,我們將自己修行、念誦、拜功的功德,以及我對你所做的一切善行,都給他們,這是為了還債。背誦的詩句不是念誦。這是沒用的。說或不說都沒有用。真正發自內心的懺悔是有用的。“報四恩,三濟”,包括無量災恩人和債主。如果你感恩,我會還你,報答你;如果你有委屈,我會還給你,讓你擺脫這個委屈。奉獻必須發自內心,真誠、純潔、平等、慈悲。
但奉獻精神,你必須知道要采取什么奉獻精神。在我們的日子里,當我們真正做好事時,我們有一些事情可以追溯到過去。今天,我們一整天沒有做好事,做了一些壞事。我們怎樣才能回到壞事上?今天,當我們開始動心,做我們所做的一切時,我們確實是在利益一切有情眾生,利益佛法。我們沒有做錯任何事,這一天的功勞有奉獻的內容。沒有內容的朗誦詩歌是不夠的,你必須有一些回報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