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雪是冬天的第二個節(jié)氣,此時天地閉塞、陰陽不交,氣溫降低到0℃以下。
因為還沒有太冷,所以雖有降雪,但是雪量不大,所以稱之為小雪。
古人說:冬季進補,開春大虎。
冬天是進補的好時節(jié),養(yǎng)生得益,來年身體才能健康無憂。
01
吃好三樣
1、羊肉
羊肉是冬天必備的食品。
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羊肉能補中益氣,開胃健力。
羊肉性熱,冬天人的陽氣內(nèi)斂,正好可以借羊肉補足,可以有效改善手腳冰涼,畏寒怕冷。
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吃羊肉,消化不良、內(nèi)熱咳嗽的人,最好少吃。
2、牛肉
牛肉性溫,有豐富的蛋白質(zhì)、氨基酸,可以有效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。
適合病后調(diào)養(yǎng)、體虛面黃、筋骨酸軟和貧血久病之人食用。
同時,牛肉還能滋養(yǎng)脾胃、強身健體。是寒冬的補益佳品。
3、栗子
栗子又被成為百果之王。可以健脾養(yǎng)胃,補腎強筋。
冬天天涼,很多腎虛體弱的老年人食用可以起到強身健體的效果。
而且栗子富含豐富的維生素與不飽和脂肪酸,可以增強免疫力,延緩衰老。
但是栗子碳水化合物較豐富,糖尿病人謹慎食用。
02
喝好三樣
1、雞湯
雞肉不同于牛羊肉,雖具有溫補功效,但吃多不會上火。
在寒冷的季節(jié)里,喝點雞湯從胃里暖到心里。
黃澄澄的雞湯沒有厚重的油脂,清爽不油膩。
在燉雞湯的過程中要小火慢燉,從而使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慢慢地釋放出來。還可在湯中加入木耳、紅棗、生姜、枸杞等。
高尿酸血癥、高脂血癥、膽囊炎、膽石癥等疾病患者不適合飲用雞湯。
2、蘿卜湯
老話說“冬吃蘿卜夏吃姜,不用醫(yī)生開藥方”。
蘿卜具有很強的行氣功能,含有大量水分,營養(yǎng)豐富,清解積熱,蘿卜湯是冬季養(yǎng)生保健的首選。
大蘿卜可以與排骨、牛尾、蝦皮等同煮,在煮湯過程中不妨多放點大蔥,既能去腥提香,還能通陽。
3、紅薯粥
民間諺語“碌碡頂了門,光喝紅黏粥”,紅薯粥也是冬日必備。
紅薯味甘,性平,能“健脾胃,強腎陰”。
紅薯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,有文章表明只有紅薯中的維生素C和E,才具有在高溫條件下也不被破壞的特殊性能。
紅薯中的粘液蛋白可以保護心腦血管彈性。
03
做好三樣
1、溫水泡腳,補養(yǎng)腎氣
小雪時節(jié),天氣降到零下,很多人容易出現(xiàn)四肢怕冷、乏力的情況。
所以此時節(jié),要用溫水泡腳,溫補腎陽。
泡腳以15分鐘為宜,貴在堅持。
腎開竅于耳,在泡腳的同時,可以把耳朵搓熱,來補養(yǎng)腎氣。
2、室外活動不可起太早
老話說“冬天動一動,少鬧一場病”。
冬天也要適度鍛煉,室外活動的時間需要有所注意和調(diào)整。
面要早睡晚起,不要太早出去鍛煉,等太陽升起,人的整個身體都蘇醒過來之后,再外出鍛煉。
冬天經(jīng)常有霧霾天氣,要盡量減少室外運動,減少外出活動時間。
3、注意頭部頸部保暖

冬天最重要的,還是防寒保暖。
人的全身被衣物包裹,頭頸反而是散熱最多的地方,而頭部、頸部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縮,容易誘發(fā)心腦血管疾病。
對于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,在寒冷的天氣里要特別注意頭部和頸部的保暖,出門帶好帽子、圍巾等保暖產(chǎn)品。
又到小雪時節(jié),寒意吹不走我對你的思念;
天各的朋友,互道一聲珍重;
照顧好自己,才顧得了他人。
愿你我都被這世界溫柔以待!
小雪已至,愿諸君安康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