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度是佛教中一項重要的法事,一般家里人去世了,如果很講究的話,就會請僧人到家中去進行超度。佛教認為,人死了了之后,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內,如果有人對亡靈進行超度,將功德回向給他,那么他便不受生前造業的影響,直接進入善道之中。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佛教常用的3種超度經文,都有哪些,它們是如何起到超度的作用的。
在說到超度經文之前,我們先來說一說一個詞,涅槃。涅槃是一個佛教用語,是梵文音譯,意思為“圓寂”。信仰佛教的人,能夠達到的最理想的境界是涅槃。涅槃能夠根除人們所有的煩惱欲望,不再進入六道輪回之中,達到不生不死無憂無慮永遠享受幸福快樂的境界。佛教中的多種超度經文,旨在讓亡靈達到涅槃,從而從惡道之苦之中解脫出來,享受永遠的安寧和快樂。

1、《大般若經》
此部經文的全稱是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,意思為“通過只會達到彼岸”,它的主要中心思想是,人面對的世俗的一切,都是“因緣和合”,假而不實,唯有通過“般若”對世俗人士的否定,才能把握佛教“真理”,達到覺悟解脫。超度的過程中,念《大般若經》可以加快亡靈的覺悟速度,更快的從生前的種種欲望和執念中解脫出來。
2、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
此部經文也稱作《心經》。其中有兩個譯本,玄奘譯本,和譯者不想的《摩訶波羅蜜大明咒經》。《心經》全文只有260個字,非常的簡短。此經文認為般若能度一切苦,得究竟涅槃,證得菩薩(覺悟)果。念心經如《大般若經》一樣,可以更快的將亡靈從痛苦和迷茫中拯救出來,使他們覺悟。
3、《金剛經》
《金剛經》的全稱是《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,成書于公元402年,距今已是超過1600年的歷史,一共有5種譯本。它的中心思想是,世間萬物都是空的,如夢幻泡影一般,不需要執著也不需要留念。
上述的三種經文,不僅僅是超度經文,也是佛教中流傳范圍最廣最出名的經文,為亡靈而念,可以超度亡靈,生人為己所念,可以平心靜氣,積累個人功德,提升修為和運勢。雖然如此,但是在超度亡靈的時候,還應請有一定修為的僧人來專門超度,一般人法力有限,超度效果有限,只會讓亡靈痛苦更長的時間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