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己超度嬰靈正確方法:超度嬰靈需不需要啊?
這個畢竟是你對不起他,有能力的話,還是需要超度的,我去年陪我閨蜜去了上海金山的清虛道人那里超度的,感覺還不錯
自己超度嬰靈正確方法:家人去世第七天,燒頭七,三七,五七,百天都需要燒什么?
家人過世,燒頭七,三七,五七,百天是自古的喪葬風(fēng)俗:
1、頭七由兒子處理:燒紙錢、燒香、備家畜菜肴奠祭。

2、三七由女兒處理:燒紙錢、燒香。
3、五七由出嫁孫女處理:燒紙錢、燒香
4、七七為滿七由兒子處理:燒紙錢、燒香、備家畜菜肴奠祭
5、白天以后:燒香祭祀
燒頭七,三七,五七,百天喪葬風(fēng)俗的來源:
1、自古中國喪葬風(fēng)俗有:出殯日起三天原墳的風(fēng)俗,即:在墓地下葬的需到墓地,上梁、擺供品、上香、踩宅院、燒紙等程序。(骨灰盒在殯儀館寄存的,只擺供品、上香、燒紙)。
2、人死之日起,每七天燒一次紙,燒七次,過七殿,共七七、四十九天,此為燒七(也叫:做七)。現(xiàn)在通常將做七改變?yōu)樗拇危矗阂黄撸ū蝗煸瓑炈娲⑷摺⑽迤摺⑵咂摺ⅲìF(xiàn)在只燒單數(shù),燒大七)。按兇事風(fēng)俗,燒一七、七七、以死者兒子為主,稱做:有頭,有尾;三七、以死者兒媳為主;五七、以死者女兒為主。(燒五盆紙花)。
總結(jié):各地喪葬風(fēng)俗可能有不同,尊重為上。
自己超度嬰靈正確方法:引用如何化解和墮胎嬰靈之間的怨結(jié)
在我們這個社會,墮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,但有幾個人想到這是一件殺生的事,而且是殘忍地殺害自己的孩子。只有我們走入佛門的同修,才對這個問題引起了充分的警覺,并用種種方法來進行補救,希望能化解因為這種行為帶來的惡果。我因為一年來從事于度眾生的工作,接觸和幫助處理這方面的事,了解到一定的情況,在這里談一點體會供同修們參考。我們講墮胎是殺生,而且和自己的孩子是結(jié)得冤家。墮胎的孩子一般來講會跟隨在母親的身邊,大都會附在母親的身上,所以墮胎多了,一般來講身體就會很不好。老法師開示我們:“一定要知道,兒女與父母是有直接而密切緣分而來的,沒有緣分,求兒女求不到。佛講兒女與父母有四種因緣,所謂是報恩、報怨、討債、還債;實際而言,人與一切眾生都有這四種緣。因此,若這個小孩是來報恩的,你墮胎就是殺了他,恩變成仇;如果是來報怨的,仇恨就更深了。討債、還債再加上命債,因果通三世,冤冤相報沒完沒了。我們這一世遭遇的種種不幸,是過去生中造的不善業(yè);這一生當(dāng)中能夠過得很安穩(wěn)、很自在,一切稱心如意,也是過去生中累積的善因。善因必得善果,惡因一定得惡報”。墮胎結(jié)的冤家還是可以化解的。我經(jīng)常為同修們立牌位,請墮胎的嬰靈到道場來聽經(jīng)聞法,幫助她們來化解怨結(jié)。但我沒有想到的是,一般來講,孩子是來報恩的,牌位一立就過來了;但有些報怨來的,不愿馬上就過來,他們還是有條件的,只有解決好了,才會過來。有一位同修墮胎五個,請我為她墮胎的孩子立牌位。立了以后,她因為那幾天有空,突然提出要到我這里來,我答應(yīng)她過來。她來到道場,希望解決一些人生中的大事,以便能更好的修行。所以我安排讓她和陳師兄直接對話。在對話的過程中,陳師兄講她身邊還有三個孩子。我才了解到她的兩個來報恩的孩子到道場來了,但來報怨的三個孩子還留在她的身上。我就問他們是否有什么要求才能化解怨結(jié),他們就講要求為他們燒一套衣服給他們,并要求燒點紙錢給他們,這些事情做好了,他們同意到道場來修行。從那以后,我為墮胎的孩子立牌位,就請同修為孩子燒身衣服、燒點紙錢給他們。還了解到有的孩子除了上面的要求,還要求供養(yǎng)一杯糖水,有的要供養(yǎng)玩具給他們,這樣做了,怨結(jié)也就化解了,孩子就到道場來了。我們有些師兄走入佛門后,很注意化解因為墮胎和嬰靈結(jié)的怨結(jié),主動為他們皈依,并為他們念幾十部經(jīng)給他們,還每天晚上作功德回向時,都把墮胎嬰靈考慮在里面。這樣做,往往能很好地化解和墮胎嬰靈之間的怨結(jié)。我的兩個墮胎的嬰靈,我只為他們念了幾部經(jīng),但每天的功德回向我都把他們考慮到了,結(jié)果很好地化解了和他們之間的怨結(jié)。兩個孩子都能好好修行,最后被超度走了。我們在一次作超度時,一個孩子上來后,指著我們的一位師兄就喊她媽媽,并且講,我這是第一次喊你媽媽,也是最后一次喊你媽媽。我感謝你為我皈依,為我念經(jīng)念佛把功德回向給我,為我在道場立牌位來超度我,我在你的身邊修行,現(xiàn)在我圓滿了,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。我上來感謝你。希望媽媽好好修,我在那邊等你。我們在場的同修都被感動了。因為在佛陀教育網(wǎng)路學(xué)院常常看到同修們?yōu)檫@件事苦惱,為了幫助同修們放下包袱,更精進的修行,我把了解到的這點情況寫出來,希望我們的每一位同修都能很好地處理好這個問題,也希望我們還沒有成家的同修一定不要再犯這樣的過錯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