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水寶地主要有兩大類,即陽地,人們生活居住的地方;陰地,埋葬先人的地。在選擇和識別風水寶地過程中,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則:
一、看地勢
古語云,“百尺為形,千尺為勢”。當然是勢比形要大。所以,選風水寶地,首先要關注就是地勢,也就是外圍的大環境。因為小環境常常是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和制約的。
二、用地制宜
我國是一個務實的集體,因地制宜正是這種思想的延續。也就是人們根據各種實際情況,因地制宜的,采取各種方法,人當地達到人與自然的舒暢和諧,這也是一種思想上的風水寶地。
三、看地質
建筑連著地質,建筑物的好壞跟地質情況也有著很重要的聯系。同時,地質狀況也與人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。比如,如果某地土薄水深,就是給人們帶來風濕性關節病痛。反之,如果是土深水薄,就會更適合人居了。
四、有山有水
風水風水,有峰有水,當然是好地方,也是風水寶地最基本的要求。因為山代表資源,內含寶,水為源泉,經流不息,代表生機氣象。而山水之地,又以三面環山,一面臨水為最佳。
如何選擇好的陰宅風水寶地
首要,地貴平夷,平地是最佳的風水寶地,歷代古人建墓,都需要靠山,也便是在山中尋找陽位,但是找到的陽位,也是在平坦開闊的山地中,而不是建在山崖上。所以,墓地選址要平。
其次,環水尋真龍,好的墓地就需要有龍脈,所謂龍脈,也便是見光比照好的山頭。在山地上尋找比照平坦的地形建墓,意思便是有山神鎮壓,野鬼不敢前來打擾。好的墓地,一定要有水,山位陽,水為陰,要做到陰陽和諧。雙水環繞,真龍顯象。
志向風水寶地,是背靠主山,山環水繞。主山來龍深遠,氣貫隆盛,左右要有山脈環護,或許左右前后還有砂山護衛,這樣才華藏風養氣。前面要有水相繞,水不宜急,天門要開,地戶要閉。
大約明晰穴的來水與去水的方位,根據穴的來水與去水的方位來判定土地神位的大致方位,再根據穴的座向及分金五行協作,判定土地神位的準確方位,同時參照穴的鄰近環境來判定土地神位的準確方向。這樣的土地神位既符陰宅風水的形勢,又符合其理氣。使其墳墓更加符合風水需要,使其非常好地蔭益子孫后代。
山川有靈無主,骸骨有主無靈。若把有主無靈的骸骨葬到相當好的有靈無主的山川上去,則可使無靈的骸骨有了靈氣,無主的山川有了主人。這在“風水”學上叫“理氣”。理氣好對后人會有極大的福蔭,財、丁、貴、壽均可于此而出。墓地選址不要在低洼的當地,地形要稍微高一點,這種做法是為了防止雨天露水,水進墓往后會將墓道沖壞,壞了之后再修很費事。


